丹陽農行 綠色金融助力民生改善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丹陽農行把推進“綠色金融”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要內容。培育“綠色信貸”著力打造“綠色銀行”。
“支持生豬養殖,服務百姓餐桌,這一切多虧了農行信貸支持。”談及發展,企業負責人信心滿懷。丹陽市呂城鎮某養殖場是一家集生豬養殖、銷售一體的規模養殖企業。在得知企業全面生產有資金缺口后,該行第一時間主動上門,開通“綠色通道”為養殖場發放100萬元“蘇擔通”生豬養殖貸款,助力養殖場穩產保供惠民生。
根據綠色產業發展特點,為結合需求實際加快產品和信貸模式創新,增加“綠色產品”金融供給。該行通過加大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合作,對接項目和資金需求,對于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出“惠農e貸”“蘇擔通”等產品破解融資擔保難題;推廣“微捷貸”“稅e貸”“抵押e貸”等線上信貸產品,有效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圍繞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菜籃子”“米袋子”工程,該行對從事糧食、蔬菜、水果、生豬、禽蛋奶等農產品種養殖的涉農企業和規模農戶,通過開展“萬人進千村”金融服務,入戶建檔促進農產品穩產保供。通過編制24個“一項目一方案一授權”項目,為客戶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惠及900多企業和個人。
丹陽市某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碳匯林、植樹種草及林木種苗花卉產業,該行主動介入,通過創新定制并投放8000萬元“綠色信貸”,不僅滿足企業降低融資成本需求,還打出了農業銀行綠色金融品牌。
在支持新興綠色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丹陽農行切實樹立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調整政策方面,該行不斷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能力,為客戶量身打造綠色金融服務方案,提高客戶綠色項目的貸款可得性。一方面,積極引導信貸資金流向綠色制造業、生態旅游業及節能環保產業等綠色產業,大力支持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特色小鎮等領域的信貸需求,另一方面,積極跟進市民及農村城鎮化過程中農民住房、創業、就業、消費、養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實現金融資源的“綠色配置”。
為建立“綠色金融”新機制,該行優化授信和審批流程,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審批用于支持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授信申請。在信貸準入、項目評估、貸款審批、放款審核等流程上,設立“綠色信貸”通道,提高服務效率。此外,該行還建立信息溝通和共享機制,加強與政府及環保等各相關部門的交流溝通,探索建立綠色項目儲備庫和限制進入名單庫,及時跟蹤企業執行環保政策及環保部門通報情況,以便調整信貸投向。截至7月末,丹陽農行綠色信貸敞口用信11.74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新興綠色產業的發展。(華元成 單杉)
責任編輯:包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