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評:踢出“全國名”!蘇超成江蘇產業“放大器”
蘇超聯賽火爆出圈,不僅點燃了球迷熱情,更意外照亮了江蘇眾多“藏在深閨”的特色產業。句容后白鎮的草坪因央視報道全國聞名,就是最生動的例子。這絕非偶然現象,賽事的聚光燈,讓這些原本默默無聞的地方產業,第一次擁有了響徹全國的名字,足以證明,一場成功的體育賽事,就是一部強大的“產業放大器”。
一場火熱的足球聯賽,如同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地方產業“身價翻倍”的大門。句容后白鎮草坪產業在蘇超聚光燈下煥然一新,這正是“賽事經濟”實實在在的魅力。在央視等權威媒體鏡頭里,那一片片綠茵不再只是默默生長的綠植,而是凝聚著匠心品質的品牌效應。在蘇超賽事品牌的強力號召之下,這些過去藏在幕后的產業,一下子站到了全國觀眾的眼前。賽事直播的每一秒,都成了給江蘇特產打的最生動的廣告,這種曝光,不是匆匆一瞥,而是把“江蘇制造”的好質量、好名聲,牢固地刻入公眾的記憶深處。
賽事經濟的輻射效應,更如春水浸潤,催生眾多關聯產業煥發新生。蘇超聯賽以其強勁吸引力,不僅引燃了球迷熱情,更點燃了城市消費的引擎,有力推動了文旅融合的深度發展。揚州市在蘇超主場氛圍的烘托下,巧妙以“煙花三月”為主題,串聯起當地特色美食與千年文化積淀,打造出獨特的觀賽文旅體驗。蘇超的成功亦如同燈塔,照亮了體育裝備制造的大好前景。南通體育用品制造基地順勢而為,著力提升產品科技含量與設計水準,試圖在賽事紅利中牢牢占據一席之地。賽事經濟正以強大聯動力量,將體育產業的鏈條延伸至更廣、更遠的領域,讓江蘇“體育+”的產業生態愈發蓬勃。
當然,聚光燈再亮,也不能直接變出真金白銀,要讓蘇超帶來的熱度持續轉化為產業動能,更需要政府與市場打好配合。從長遠看,賽事經濟與區域產業的耦合,需要政策的有力托舉與精心培育。句容草坪的聲名鵲起,既得益于“蘇超”的光環,更離不開當地在品種研發、標準化種植上的長久深耕。球賽總有散場的時候,只有那些底子打得牢、自己肯創新的產業,才能把一時的“出名”變成持久的“名牌”和實實在在的市場競爭力。
江蘇這片沃土,正借著蘇超這股強勁東風,把更多像句容草坪這樣的江蘇好物推上全國乃至世界的大舞臺,讓更多“江蘇名片”在賽事經濟的大潮中乘風破浪,“踢”出更多響當當的“全國名”!(文/圖 朱小曼)
責任編輯: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