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護航 句容蔡門村玉米產業穩產增收
金山網訊 近日,在江蘇句容市茅山鎮蔡門村,玉米加工基地內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景象。當地蓬勃發展的玉米產業背后,離不開穩定可靠的電力保障。
蔡門村玉米加工基地占地3200平方米,基地內自動化生產線高效運轉,新鮮玉米經過切頭去尾、高溫漂燙、真空包裝等工序,被加工成保鮮期長達半年的即食產品。后白供電所袁佳書記表示,生產線就是“生命線”,一旦斷電,不僅影響產品保鮮期,還可能延誤訂單交付。為確保玉米加工旺季用電無憂,后白供電所近期開展了“保電特巡”行動。供電所員工頂著高溫對線路進行巡視測溫,及時排查隱患。當加工車間因新增設備導致用電負荷激增時,供電所迅速響應,第一時間安排線路升級改造和開關更換,有效保障了生產用電需求。
電力保障也經受住了突發考驗,此前一場暴雨導致基地配電房突發故障,整條生產線被迫中斷,剛采收的鮮玉米面臨變質風險。后白供電所聞訊而動,立即組織搶修隊伍冒雨趕赴現場。同時,緊急調派應急發電車接入供電系統,以最快速度恢復部分生產供電,避免了重大損失。
電力保障的觸角還延伸至農業科技領域。村內5畝高標準試驗田里,1200個玉米品種正在由江蘇省農科院專家精心培育。由于試驗田的恒溫恒濕等精密環境控制設備對電力穩定性依賴度高,后白供電所定期安排人員上門檢查維護用電設備,為農業科研提供堅實的電力支撐。
穩定的電力供應為蔡門村玉米產業注入了強勁動力。目前,該加工廠業務已拓展至金壇、鹽城等地,代加工訂單不斷。同時,基地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機會,有效促進了村民增收。袁書記在展望全年70萬元村集體收入目標時,深知這金色的果實里,浸潤著電力保障的汗水:“產業列車要跑得快、跑得穩,電力軌道一寸也不能松。”
如今,滿載著即食玉米產品的貨車正從蔡門村駛出,銷往各地市場。源源不斷的電力供應,正持續為這個村莊的特色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保駕護航。(通訊員 郭文寬)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