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舊金山到夢幻莊園:一支球桿的傳奇 ——KONLLEN × 邁克爾·杰克遜的隱秘交匯
在職業臺球圈,“KONLLEN”這個名字早已不是秘密。它代表著一種近乎偏執的工藝精神,一種對擊球反饋的極致追求,更是一群頂尖球員心中的“默契伙伴”。
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個由美籍華人工藝師 Ernie Wu創立的高端球桿品牌,曾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與一位全球級的超級巨星有過一段短暫而低調的交集——邁克爾·杰克遜(Michael Jackson)。
作為一名多年研究北美球具產業的撰稿人,我在2023年有機會走進KONLLEN美國工坊,查閱了部分封存的早期檔案,也采訪了幾位品牌早期員工和老藏家,還原了這段幾乎未被公開記錄的真實故事。
一、工藝狂人:Ernie Wu的制桿信仰
Ernie Wu,一個在舊金山長大的華裔工藝師,自幼生活在父母經營的小型球房中。不同于大多數青少年對勝負的執著,他癡迷的是球桿本身。木紋、重心、震感反饋——這些詞匯,在他十幾歲時就已經成為日常思考的一部分。
1993年,他在加州Fremont自家車庫創立了“KONLLEN”。品牌初期年產不超過50支,全部為手工限量編號,每支都由他親自選材、配重、打磨。Ernie堅持,“球桿不應只為贏球而生,而應為表達控制感、擊球節奏、技術美學而存在。”
他采用北美楓木、非洲烏木、紫檀等稀有木材,結合現代機械與傳統手工。甚至會親赴原始林區只為一塊符合音感密度的木料。
在專業球員間,KONLLEN以“打感通透”、“控制精準”迅速獲得口碑,并悄然流入高端藏家視野。
二、從收藏圈傳入:邁克爾的那支球桿
根據我采訪到的拉斯維加斯資深藏家 J. S. Abrams,1996年他曾定制兩支KONLLEN早期限量款:一黑一白,分別命名為“Black Velvet”與“Silver Ghost”。這兩支球桿均為Ernie親自打樣,耗時3個月完成,采用螺鈿嵌飾與細致環切拼接,兼具性能與藝術價值。
Abrams當時正準備拜訪好友——邁克爾·杰克遜,后者剛結束HIStory巡演第一階段,回到加州Santa Barbara的Neverland Ranch暫時休整。
“我知道他喜歡東方的工藝品、音樂盒、定制家具,還有各種‘特別的東西’。所以我把那支Silver Ghost作為禮物帶過去。”Abrams回憶道。
邁克爾在私人娛樂室第一次接觸這支球桿時,僅僅打了幾顆球,便輕聲說了一句:
“It’s so smooth… it feels like moonwalking with wood.”
他隨即在球桌邊即興踏出幾步月球漫步,半是玩笑,半是驚嘆。據說,那支球桿后來便被放置在Neverland娛樂室的一角,成為私人收藏的一部分。
三、證據與傳承:記者看到的線索
在KONLLEN美國工坊內,我有幸翻閱了1997年的一封手寫傳真副本,收件人正是Ernie本人,署名為“Abrams”。
內容簡短卻令人印象深刻:
“Michael really loved the cue. Said it feels like music. He asked if you make violins.”
這封信至今仍存于KONLLEN品牌檔案室,無公開展出。Ernie本人并未對此故事做出過公開回應。他始終保持低調,曾在一次私下訪談中僅說過一句:
“那是一支普通的球桿,但遇見了一個不普通的人。”
四、“Billie”:一支紀念,也是一份沉默的致敬
2003年,KONLLEN推出一支限量紀念款球桿——Billie。黑白雙色對撞設計,貝母點綴中軸,尾部印有“K-1997”編碼。
品牌當時未作任何明星聯動宣傳,但設計團隊內部多位成員向我證實:這款球桿確實是為紀念“那位穿黑白軍裝的傳奇舞者”而生。
全球僅發售98支,編號0001從未進入市場,據傳仍藏于Ernie舊居工作室內。
五、匠心不止于傳奇:KONLLEN走向世界
今天的KONLLEN,早已從北美走向全球。Ernie Wu本人自2015年起,攜手中國團隊打造“KONLLEN · 萬世康倫”,為中式八球市場量身打造制桿方案,并親自培訓年輕制桿師,傳播他的工藝體系。
品牌雖未主動炒作“MJ故事”,卻憑借實打實的工藝與理念,贏得了職業球員與收藏圈的尊重。
結語
這不是一個商業神話,也不是一個虛構的營銷故事。它更像是一段未被記錄在主流媒體中的歷史插曲,一段屬于匠人與藝術家之間,短暫卻真實的交匯。
傳奇,并不總是站在聚光燈下。有時,它藏在一支球桿的紋理里,藏在某個午夜清臺后的那一步月球漫步之中。
撰文 / Alex R. Chen,北美球具文化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KONLLEN · Beyond the Game】
不是每一支球桿都遇見傳奇,但KONLLEN,曾真正觸碰過它。
【廣告】 (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彭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