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州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新藍圖
金山網訊 為根治多頭檢查、重復執法等企業痛點,潤州區司法局成立專項工作專班,以系統性改革思維推出《潤州區關于規范涉企行政檢查重點任務方案》,創新構建“24164”全鏈條治理體系,全力打造“無事不擾、有需必應”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聚焦“2”大基礎,構建明確任務職責。組建由區領導負責、司法局局長等為召集人、15家單位參與的專班,統籌25個執法部門力量。出臺《任務分解方案》,細化48項任務,建立“三張清單”閉環機制,明確“減頻次、強規范、提效能”目標。
筑牢“4”項制度,強化規矩意識。一是主體確認公告制度,公示全區25家行政檢查主體資格確認。二是事項清單管理制度,依規梳理并動態更新檢查事項。三是檢查計劃備案管理制度,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和跨部門綜合監管計劃。四是專項檢查評估報批制度,建立“必要性論證+年度限次”機制,明確單個企業年檢不超2次,緊急檢查須5日內補批。
嚴守“1”道程序,推行“三必須三不得”。制定全區首個《涉企現場檢查操作指引》,推行“三必須三不得”:必須提前制定檢查方案并報批、必須提前出示檢查通知書及標準、必須及時反饋行政檢查結果;不得要求企業負責人陪同、不得無依據擴大檢查范圍、不得干擾正常生產經營。
實施“6”大行動,真正做到減負增效。一是非現場檢查擴容,制定非現場檢查事項清單,壓縮現場檢查工作。二是聯合執法升級,建立“一業一查”場景清單,實現規上企業“綜合查一次”全覆蓋。三是分級分類監管對全區企業建立“五色”風險檔案。四是豁免機制試點推薦篩查近年來無違規企業納入首批白名單,享受“非舉報不檢查”待遇。五是創新推行“執法+服務+指導”模式,企業按指導意見經營適用“無主觀過錯不罰”原則。六是裁量權精細管控,動態調整“免罰輕罰”清單,堅持“首違不罰”“免罰輕罰”等方式。
強化“4”重保障機制,構建長效監督體系。一是數字化賦能,加快上線“掃碼入企”監管平臺,杜絕重復檢查。二是立體化監督,同步接入12345熱線,曝光違規案例。三是企業訴求直通,設立行政執法企業監測點,企業投訴60日內書面回復。四是經濟影響評估試點,在市場監管等領域試點執法前評估,作出有效防范和處置。
潤州區司法局負責人表示,將縱深推進此次專項行動,聚焦裁量權規范,持續提升涉企執法“規范度”與“溫暖度”,為潤州企業打造更“舒適”的營商環境。(潤萱 記者 孫晨飛)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