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到賬”,“好辦易辦”新體驗
數字賦能智慧公積金服務升級
金山網訊 “提交租房提取公積金申請后,3分鐘系統自動審批通過,全程15分鐘,錢就到賬了!”新市民陶先生近日體驗了公積金線上提取服務,驚喜連連,“之前沒想到租房也能提取公積金,更沒想到能這么快、這么方便!”
陶先生的“雙重驚喜”,正是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以下稱“中心”)深化“互聯網+公積金”改革的生動縮影。在鎮江,一個覆蓋全業務、貫通線上線下的智慧服務網絡已然成形,“7×24小時”全天候辦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成為現實,推動政務服務由“可辦能辦”轉為“好辦易辦”。
足不出戶,業務指尖通達
目前,在我市,住房公積金匯繳、補繳、正常(提前)離退休提取住房公積金等13類“跨省通辦”公積金服務事項已實現“全程網辦”“代收代辦”“多地聯辦”,滿足了職工跨區域辦事需求。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共辦理業務81萬筆,涉及金額145億元,開具證明近萬份,查詢信息超千萬人次。
插上互聯網翅膀的公積金服務同時延伸至長三角地區。“離休、退休提取住房公積金,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等8類長三角‘一網通辦’服務事項,已落實到位。”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線下設有通辦專窗,配備專職人員,長三角地區職工可以享受異地同質服務。
“動動手指就能辦業務,不光是提取,貸款也可以線上辦,對我們上班族很友好。”線上辦理渠道的暢通,讓市民小李感受到了極大便利。正如其所言,目前繳存職工可在線辦理7大類34項業務,涵蓋提取、貸款、繳存等多項業務。
截至今年5月末,全市累計超40萬名職工辦理互聯網簽約,辦結提取業務46.53萬筆,涉及金額63.16億元。自2024年3月開通貸款“不見面”業務以來,市直654戶職工家庭成功申請公積金貸款,涉及金額超3億元。
只進一門,服務升級提速
近年來,中心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構建起“一事集成、高效辦結”的服務新模式,讓職工切實感受辦事流程的簡化和服務效率的提升。截至5月末,開通10類“一件事”服務事項,累計辦理業務1.45萬筆。
只進一門,服務升級提速,“集成辦”讓職工感受到了“進家門”服務。中心根據各渠道業務規模適時調整窗口服務架構,將7個線下業務窗口和4個線上業務窗口優化整合為10個“一窗通辦”綜合窗口,形成“線上線下”雙軌并行的服務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建行、郵儲、農商行作為首批銀行,進駐市公積金中心“公積金貸款一件事”服務專窗,提供公積金貸款咨詢、業務受理、資料審核、合同簽訂、抵押登記等貸款服務,真正實現公積金服務大廳內繳存、提取、貸款業務“全覆蓋”。
服務延伸,溫暖到家門口
為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中心依托“公積金+承辦銀行”模式,構建“7+6+18”立體化服務網絡。
據介紹,全市7家公積金服務網點可現場辦理繳存、提取、貸款等全業務。市直6家公積金提取業務承辦銀行網點方便職工就近辦理提取業務。市直18家公積金貸款業務承辦銀行網點提供便捷的貸款服務。
這一布局充分考慮了人口分布和職工需求。以今年4月開通的工商銀行鎮江京口北固灣支行公積金提取網點為例,選址在京口區人口密集區域,覆蓋多個大型社區,正是“馬上辦、就近辦”理念的體現。
該網點一站式辦理公積金提取業務,其中辦理較多的是離退休人員。工商銀行鎮江北固灣支行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在服務設計上重點考慮了老年退休群體的實際需求。統計顯示,老年退休群體提取公積金的業務量占比最高,很多老年客戶更習慣就近到線下網點辦理業務。”
從“跑多次”到“一次辦”,從“窗口辦”到“指尖辦”,從“中心辦”到“家門口辦”,我市公積金服務正以數字化轉型為引擎,讓公積金的溫暖與便捷,真切融入每一位繳存職工的日常生活。(記者 朱婕)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