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中國,青年挺膺
從航天科研團隊以青年為主體,平均年齡嫦娥團隊、神舟團隊33歲,北斗團隊35歲,東方紅四號團隊29歲,衛(wèi)星應用團隊28歲,到梁文鋒帶領90后占比超過75%的“純國產(chǎn)”團隊,研制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在前沿科技領域“掰手腕”“比進度”,演繹了科技逐夢的傳奇……青年最有力量,青年最有擔當,奮斗的青春,自信的青春,正以青年敢打敢拼、大方灑脫的姿態(tài),建設青春中國,奮斗青年事業(yè)。
“青年猶如大地上茁壯成長的小樹,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撐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陽,不斷積聚著能量,總有一刻會把光和熱灑滿大地。”當代青年,作為時代的弄潮兒,正以青春的激情與力量,在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征程中挺膺擔當,書寫著屬于他們的壯麗篇章。
今天,各行各業(yè)的中國青年開放包容、自信自強,讓世界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立體、全面,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從航天領域到科研前沿,從基層一線到國際舞臺,處處都有青年的身影。嫦娥六號任務工程總體青年突擊隊,90后占比超70%,他們在月背采樣返回任務中攻堅克難,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純國產(chǎn)”團隊的梁文鋒,帶領90后占比超75%的團隊,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奮力拼搏,展現(xiàn)中國科技的實力;“快遞小哥”欒玉帥,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從日常配送的爬樓量中轉(zhuǎn)化優(yōu)勢,跑進巴黎奧運會,實現(xiàn)自己的奧運夢想;三河村黨支部副書記洛古有格,扎根鄉(xiāng)土,帶領村民養(yǎng)殖致富,在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大步前行。他們是新時代青年的縮影,用行動詮釋著青春的擔當。
現(xiàn)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新時代的青春之歌,激昂,雋永。在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征程中,理想信念是青年的精神支柱。從陳望道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到新時代青年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信仰的力量始終引領著青年前行。青年只有將個人的理想與國家的發(fā)展緊密相連,才能在時代的洪流中找準方向,實現(xiàn)人生價值。“到西部教書去!”“把論文寫在大地上!”一批又一批青年響應時代的召喚,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河北保定學院畢業(yè)生劉校辰和同學們,前往新疆且末縣任教,立志做“大風刮不走的老師”;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科技小院畢業(yè)生葉松林,放棄城市的優(yōu)渥生活,留在曲周實驗站,為實現(xiàn)“綠色噸半糧”目標而努力。他們在基層和人民中建功立業(yè),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豪情滿懷,經(jīng)得起風雨、受得住磨礪、扛得住摔打。青春中國,青年挺膺。在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偉大征程中,青年重任在肩,大有可為。廣大青年正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以奮斗為筆,以擔當為墨,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華章。(江風)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