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貿促會”聯動化解涉外商事糾紛
金山網訊 2024年12月,鎮江經開區法院與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蘇省分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鎮江市委員會,就建立合作關系達成《涉外商事法律服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鎮江經開區法院持續落實協議內容, 加強與省、市貿促會在商事調解領域的合作,于近日通過“法院+貿促會”模式,成功線上調解一起涉國外企業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
鎮江甲公司通過國內某代理公司乙與國外某技術公司簽訂了《供應協議書》,約定由國外某技術公司為甲公司制造、裝運一批產品至項目工程地,但尾款遲遲未打入國外技術公司賬戶,因此,該技術公司將甲、乙公司訴至法院,要求給付欠款及延誤處罰金等費用。
該案承辦法官汪海濤接到案件后,第一時間與三家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聯系,了解情況,梳理出該案的爭議焦點。甲公司表示,自己已將貨款全部給付乙公司,欠款和延誤處罰金都應該由乙公司給付國外某技術公司。乙公司卻說,自己與甲公司之間還有代理費用給付、提供維保函等問題尚未解決,暫時無法給付尾款。
圍繞該案爭議焦點,汪海濤法官多次電話聯系三家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由于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在廣東,法官積極組織線上調解。“甲公司,你的項目還要繼續開展,如果不盡快解決糾紛,會延誤你的項目進程不說,還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金錢。由于代理費用等問題影響尾款給付,你也有責任承擔延誤處罰金,你放心,我們會盡力與原告公司溝通,爭取減少這一部分的金額。”“乙公司,關于代理費用給付等問題,我們可以在此案一并幫你解決,另案處理你與甲公司的糾紛,導致一案生多案的同時,也會提高訴訟成本。”汪海濤法官仔細剖析問題關鍵,同時積極向原告公司爭取延誤處罰金減免。
在案件辦理過程中,他還多次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鎮江市委員會線上交流,咨詢意見。在該案最后一次線上調解時,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鎮江市委員會負責人來到法庭,從專業角度向原被告公司講明利害關系,助力矛盾糾紛化解。
“貿促會在全球多個地區設有駐外代表處,熟悉各個地區的貿易規則,有專業的知識背景,為這起國際貿易糾紛的解決提供了新思路。”汪海濤法官深有感觸地說。終于,在法院和貿促會的一致努力下,三家企業線上簽訂了調解協議,達成了一致意見,之間的矛盾一攬子解決。
對外開放向前推進一步,涉外司法服務就要更進一步。為更好化解涉外商事糾紛,加強與貿促會的合作交流,調解成功后,法院還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鎮江市委員會就下一步聯合化解涉外商事糾紛展開座談交流。經開區法院將充分激發“法院+貿促會”多元解紛“1+1>2”的聯動效應,將調解作為解決國際商事爭議的優先方式,持續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強化專業調解力量,為鎮江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堅實司法保障。(通訊員 吳菲菲 金山網記者 董禮)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