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強品牌 優品質 本季地產春茶銷售喜迎“開門紅”
(全媒體記者 周迎 通訊員 趙云)“現在的茶葉價格都在每公斤3600-4000元。”“我這兒的新茶銷售電話每天都有好多個,忙得很,銷售勢頭不錯。”距離鎮江市新茶開采已過半月時間。江蘇省鎮江市多家擁有特早芽品種烏牛早的茶企紛紛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生產,趕在清明節到來之前,分享“高價市場”的銷售紅利。
天氣偏干,上市略晚
在鎮江市眾多茶企負責人看來,今年的地產春茶前期長勢并不理想。受持續干旱天氣影響,鎮江市很多茶場普遍存在土壤偏干的情況。好在冬季土壤蒸發量小,深層水分保持較好,茶樹生長并未受到較大影響,但“冬肥”吸收不足,越冬芽生長不壯卻是普遍現象。
“今年,受前期干旱和低溫影響,我這兒的春茶采摘期晚了5-7天,從3月23日才開始少量開采。目前的干茶生產量只有10-15公斤,往年這時候的產量已經到達20-25公斤。”句容市江蘇名苑茶葉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海洋如是說。
據了解,今年,鎮江市地產春茶開采時間和去年基本持平,但和2023年3月10日開采相比,依舊遲了近10天。但好在近期天氣幫忙,十分有利于采茶工入茶園采摘鮮嫩芽頭。同時,3月27日有降雨降溫過程,這對于眾多土壤偏干的茶園來說無異于是“及時雨”。雨后不但對茶葉的嫩芽冒頭帶來利好,提高嫩芽品質,還能幫助各家茶企有效提升干茶產量。
據了解,鎮江市擁有茶園面積7.73萬畝,除特早芽品種烏牛早外,還有龍井系、浙農系、福鼎系等早芽品種,白葉1號、黃金芽等白化系品種,鳩坑種、褚葉種等品種,到清明前后將陸續開采。
好茶好期,價格穩定
在丹徒區上黨鎮,萬畝茶園中孕育著眾多優質茶企,正值新茶上市的檔口,各家茶企紛紛搶抓“關鍵期”,銷售“高檔茶”。
“目前,我這兒的特級茶葉價格是4000元/公斤,一級茶葉的價格是3200元/公斤。”在丹徒區醉園春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凱京向記者介紹了近期的春茶銷售價格。“今年的價格和往年基本持平,在清明節前不會有太大變化。”
記者走訪發現,今年,鎮江市眾多地產新茶的價格均與往年持平,并未受外地茶葉市場價格波動影響。業內專家表示,從成本上來看,今年各地采茶工的工資標準沒有提高,無形中為企業減少了成本投入,為穩住價格提供基礎。但更為關鍵的,還是鎮江茶的“品質”特性。
作為我國名優綠茶優勢產區、江蘇省重點產茶區,茶產業是鎮江丘陵地區特色最鮮明的產業之一,也是鎮江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多年來,鎮江市傾力做好‘品質’文章,在茶樹品種優化、茶園管理強化,加工設備和技術提升上持續發力,不斷夯實和提升‘品質’基因,讓眾多茶客對鎮江名優綠茶青睞有加,茶葉價格自然能夠平穩不衰。
塑優品牌,銷售火熱
當下,“喝好茶”,已成為消費文化的一大趨勢。在鎮江,清明節前的名優綠茶,就是這類消費品的“主力軍”,其中的“優質名品”,更是搶手貨。
在潤州區南山茶林研究所,新茶銷售正在火熱進行中。負責人陳曉宏表示,自己的手機一天要接到幾十個電話,大部分都是茶葉的購銷,十分忙碌。“我們茶林研究所銷售的春茶主要是南山滴翠,是持續多年的老品牌,消費者認可度高,客戶黏性好,往往還沒上市訂單電話就來了。雖然每天的干茶產量都在上升,但銷售勢頭更猛,往往當天生產,次日就能銷售一空,十分緊俏。”
3月26日晚上9點,丹徒區上黨鎮墅山村的眾多茶企和茶葉加工作坊里依舊燈火通明,機器轟鳴,一年一度的“夜生產”在這里已成為“季節”標志。鮮嫩的芽頭或者芽葉在工人的操作下,“聽話”地走著“流程”,清幽的茶四散怡人。
“我們企業每天有160多位采茶工在加班采摘,生產車間天天晚上加班生產,每天產出的茶葉至少要銷售80%。而前兩年的日均銷售量只占產量的50%。”墅山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志豪告訴記者,為更好發揮明前茶的時間優勢,他在原有品牌“墅山劍毫”的基礎上,創設了“江墅劍毫”,所有清明節前生產的高檔名優綠茶,全部使用“江墅劍毫”品牌,打造梯次品牌布局,有效發揮品牌效益。
目前,鎮江市擁有茶園面積7.73萬畝,其中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為3.5萬畝左右。以金山翠芽、茅山長青、長山劍毫為代表的眾多鎮江茶品牌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何東兵表示,今年春茶生產,不僅要關注天氣變化,預防倒春寒。同時,在茶葉加工方面,應時刻關注制茶車間的溫度、濕度,氣溫低,鮮葉攤放時間適當延長,氣溫高,攤放厚度適當增加,這樣更有利于茶葉品質的穩定。“要減少單芽茶的采制,增加一芽一葉茶產品,確保明前名優茶產量,提升效益,推動茶產業平穩有序發展。”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