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持續探索最優解 “電”靚綠水青山
近日,國網鎮江供電公司團委組織“綠電方舟”公益服務隊走進“江豚學校”——鎮江實驗學校官塘分校,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向青少年傳遞安全用電理念與生態保護知識。
上午9時30分,在鎮江實驗學校官塘分校二年級(3)班的教室里,“綠電方舟”公益服務隊志愿者翟怡珂手持卡通插頭模型,以“電就像一只隱形的小獅子”的生動比喻開始了電力安全課程,隨后通過情景模擬和互動問答的方式,幫助孩子們掌握“單腳跳離8米”的觸電應急技能,以及家庭用電不用濕手觸碰電器、不攀爬電力設施、不靠近斷落電線的“三不原則”。
同一時間,另一間教室里則傳出了異口同聲的回答——“水中大熊貓”,關于生態保護的教育課正在進行。志愿者姜蘇帶領學生們一起翻閱著《鎮江地區珍稀動植物圖冊》,當展示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江江豚時,孩子們的熱情被點燃了,爭著回答如何從身邊點滴做起保護生態環境。
作為活動主辦方,國網鎮江供電公司自2024年啟動“綠電方舟”公益項目以來,已與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建立多項合作。今年1月,雙方選定鎮江實驗學校官塘分校共建江豚保護宣教基地,通過江豚長廊、江豚書嶼等形式,系統開展江豚保護和生態保護教育。
“我們希望通過這堂課傳播‘電暖流’品牌理念——安全用電的防護意識和守護江豚的生態。”“綠電方舟”志愿服務隊負責人表示,團隊將持續開展“電力安全進校園”“江豚觀測研學”等系列活動,讓更多青少年成為長江大保護的宣傳使者。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鎮江供電公司持續探索電網發展與生態保護和諧共生最優解,“電”靚綠水青山。
2022年,國家電網公司公益基金會攜手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共同啟動了以保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為主題的公益項目,立足瀕危物種及棲息地生態環境特點,先后在全國多地開展保護區零碳微電網建設、生態零碳觀測屋搭建等工作,匯聚多方資源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益行動。鎮江供電公司作為國網江蘇電力這一公益項目試點單位,在電網建設過程中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保護新做法、新模式。
去年8月,鎮江供電公司發布了《鎮江珍稀動植物圖冊》,詳細介紹鎮江地區繁殖生長的12種珍稀動、植物,幫助電網建設、運維人員快速甄別,從而在施工過程中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此外,還先后開發生態電網數字化管控平臺、推行“以茶代樹”護線行動等,將電網建設與生態保護同規劃、共保護。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在守護長江生態的實踐中,鎮江供電公司持續厚植綠色發展理念。作為全球最大的嵌入式交改直工程,鎮揚直流一期工程建設中,采用了跨江綠色施工技術,最大限度減少對長江生態的影響。
據介紹,該工程已于去年4月竣工,通過這條通道,每月可將5億千瓦時蘇北可再生能源電量輸送我市消納。數據顯示,去年迎峰度夏以來,我市的區外來電達到4000萬千瓦時,較上一年同期增加了500萬千瓦時。
推進沿江岸電建設、推廣電動船舶、支持上岸漁民轉型,為水產養殖企業提供專項供電服務……鎮江供電公司正持續發力,聚焦電力環保,守護青山綠水。(記者 朱婕 通訊員 裔寧)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