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新活力 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金山網訊 近年來,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推動農業農村工作不斷取得新成就、發生新變革,收獲了鄉村振興的累累碩果,也為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丹徒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了重要支撐。
資料圖
農業,業態興,產業旺
近期,丹徒區世業鎮高峰村糧食加工倉儲基地里一派熱火朝天景象。機器滿負荷運轉,烘干近1700噸糧食后,又開始進行脫殼與商品米真空包裝作業。據悉,這個今年新建的糧食加工倉儲基地不僅解決了村里長期存在的烘干加工難題,還為鎮內其他農戶提供了糧食倉儲、烘干、加工及銷售服務,極大地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高峰村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只是丹徒區農業發展的一處縮影,這些年來,丹徒農業主體越做越強,累計引育農業龍頭企業55家、休閑農業經營主體191家、網上營銷主體701家,有效帶動周邊農民就地就業。創成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1個、示范村2個。鏈條越做越長。圍繞優質糧油、高效園藝、特種養殖、休閑觀光、農產品深加工五個方向,累計投資超20億元,近三年共實施農業農村重大項目42個,41個項目已基本完成。品牌越做越優。形成“長山劍毫”茶葉、“紅美人”柑橘、“恒順”香醋、榮炳大米、寶堰甲魚等特色品牌,產品附加值顯著提升,市場影響力、競爭力持續增強。
資料圖
農民,錢包鼓,精氣足
“今年收割了40多萬斤大米,全靠機械。”丹徒區榮炳鹽資源區凌息方水稻種植家庭農場場主凌鴻算著今年的賬單,對未來充滿信心,“一年收益能有30多萬元,種地也有奔頭,明年接著干!”凌鴻昂揚的神情在丹徒農民臉上并不鮮見,近年來,隨著丹徒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書記領航”強村項目,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2023年,全區88個行政村(涉農社區)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170萬元,同比增長26.45%,增速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區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同比增長22.74%,較好地延續了增長勢頭。與此同時,丹徒深入實施農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今年以來舉辦省級高素質農民培訓18期,累計培訓1126人,實現休閑農業綜合收入4.81億元、同比增長9%,農產品網上銷售額達12.38億元、同比增長5.1%。農民的腰包越來越鼓,干勁和信心自然越來越足。
農村,顏值高,內涵豐
白墻黛瓦的房舍錯落有致,與房前屋后的花草相得益彰,走進上黨鎮楓莊村,宛若走進一幅優美動人的寫意山水畫,這樣的畫卷,在丹徒鄉村大地已是處處可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丹徒積極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村莊面貌顯著提升,創成省級生態宜居美麗示范鎮1個、省級生態宜居美麗示范村11個,省級美麗鄉村10個,省三星級康居鄉村16個。開展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和“廁所革命”,累計新改建農村戶廁10285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9.6%。累計投入資金7.3億元,提檔升級農村公路406公里、生命防護工程近千公里,改造橋梁33座。全區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覆蓋率、農村公路三類及以上橋梁比例、規劃發展村莊等級公路通達率均100%。83個行政村實現公交全覆蓋,并保持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5A級水平,創成“城鄉公交一體化”省級達標區。
資料圖
除了越來越高的顏值,寶堰鎮火出圈的“村BA”籃球賽,槐蔭村吸引眾多人來打卡的“情緣七夕 愛滿槐蔭”愛情文化之旅綜藝晚會,辛豐鎮暖人心的“辛連辛”巾幗志愿服務陽光站……這些點點滴滴,潛移默化地滋養著丹徒農村的“文明之花”。正如楓莊村68歲的村民莊美蘭所說:“如今不僅生活好了,環境好了,感覺方方面面都好了,我們過得越來越舒心了。”(鄭徒軒 詹碩超)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