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熱電聯產“聯”出綠色好風景
金山網訊 用電高峰,煤電機組發揮壓艙石作用的同時,清潔能源也大顯身手。在位于丹徒區的江蘇鎮江燃氣熱電有限公司,鎮江市首個清潔能源熱電聯產項目的2臺發電機組雙向發力——一臺機組按照電網要求,根據全省用電情況進行調峰,另一臺24小時連續運行,保障鎮江市東南片區用能。
上午10時左右,“電氣醫生”徐慶超提著檢測工具,在“機器叢林”中耳聽、眼觀、手摸,對在運行的2號機組設備進行“診斷”,“一天兩次、上午下午各一次,進機組檢測,確保設備零缺陷運行。”
作為并入國家電網鎮江片區220千伏系統的主力電源點,鎮江燃氣熱電做到“應發盡發”,確保市民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用電。公司副總經理李子斌介紹,正值迎峰度夏關鍵期,他們圍繞保電保供的工作目標,落實落細各項安全生產措施,強化細化各項保障措施,確保迎峰度夏期間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鎮江燃氣熱電由上海中盛集團和中石油共同投資組建,主營電力、熱力生產供應。項目一期建設2臺9F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機組及配套熱力管網和天然氣管網,機組單機最大出力達到500兆瓦,目前是省內9F級中容量最大的天然氣熱電企業。2臺機組自2021年投產以來運行穩定,各項運營指標優良,累計發電量達到702058萬千瓦時,累計供熱量為2279564吉焦。
熱電聯動,“聯”出綠能涌動好風景。天然氣相比煤炭更低碳,熱電聯產相比分開單純的發電和供熱,具有靈活性較好和燃料利用效率較高等優勢,是先進的能源利用技術。李子斌同時算了一筆節能賬,用來發電的燃料是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燃燒過程中不產生粉塵、二氧化硫污染物,“和傳統燃煤機組相比,發同樣一度電,我們機組發電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只有傳統燃煤機組的40%。”
與此同時,作為全市首個清潔能源熱電聯產項目,項目的建成也改變了鎮江東部無集中供熱的歷史,有力保障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重點企業清潔低碳的用汽需求,同時對全市調輕、調優能源結構具有重大意義。
“管道蒸汽壓力已達到1.6兆帕,開啟閥門!”2023年8月4日,隨著指揮人員一聲令下,攀上2米高操作平臺的兩名工人,合力開啟蒸汽閥門為企業供熱。至此,全長35公里、以天然氣替代煤炭為燃料實現集中供熱的鎮江東南片區供熱管網正式啟用。按照年供熱能力200萬噸測算,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2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萬噸。
今年1月, 鎮江燃氣熱電的供熱鍋爐正式投入使用,進一步強化了供熱的安全保障性工作。隨著對周邊燃煤鍋爐的逐步整合替代,該項目可實現年降低標準煤64.33萬噸,提高鎮江清潔能源占比13.3個百分點。去年5月,企業順利通過了工程達標創優檢查,取得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
值得期待的是,項目二期規劃建設2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H級(700MW級)重型燃氣機組。項目全部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70億元。(全媒體記者 朱婕)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