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找得準,企業獲良方!江蘇淮安:引入“國家隊”為化工行業安全生產“深度體檢”
4月26日,江蘇白玫化工有限公司收到淮安市工信局下發的安全生產通知單,涉及47個問題和具體整改措施。“還是‘國家隊’更專業,隱患查得深、問題找得準、措施給得實,給企業安全生產開出了‘良方’,也讓我們吃下了‘定心丸’。”企業負責人孟憲亮說。
孟憲亮口中的“國家隊”是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該協會接受應急管理部的指導和管理,長期致力于化工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多次參與相關行業規范和標準的起草制訂,具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豐富的工作經驗。2019年12月,淮安市工信局通過公開招投標引入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作為第三方專業力量,全面開展化工企業安全隱患排查和診斷評估工作,為化工企業安全生產“深度體檢”。
淮安是江蘇鹽化新材料產業重鎮。截至2019年底,全市鹽化新材料產業全口徑統計規模以上企業235戶,開票銷售432.24億元,占全市工業開票銷售19.86%。根據省化工整治口徑,淮安列入整治范圍內的化工生產企業有151戶。
化工企業由于其生產工藝、物料的特殊性,安全隱患的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面對數量眾多的化工企業,如何保證各類安全隱患找得全、查得準、改得實,是個急需破解的難題。
針對這個問題,淮安市工信局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通過公開招投標形式聘請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為第三方機構。此次來淮的專家組領隊、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技術一部主任張玉平介紹,該機構主要針對淮安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制定和執行、設備設施完整性、工藝運行管理、自動化控制、安全儀表系統等方面開展排查和診斷評估工作,為科學開展整治提升、消除安全隱患提供技術支撐。
目前,第一輪隱患排查和診斷評估工作已順利結束。經排查診斷,淮安60戶化工企業共發現各類安全隱患2501條,其中,安全基礎管理類隱患760條,工藝類隱患487條,設備類隱患642條,電氣儀表類隱患578條,其他類隱患34條;診斷發現重大安全隱患94條。
本次第三方機構排查工作中,淮安誠邦化學有限公司共發現安全隱患73個,重大安全隱患5條。如《危險區域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中未明確特級、一級等作業審批流程;胺化釜R3111的設計壓力為5.5MPa,釜頂爆破片的設計爆破壓力為6.0MPa,爆破片選用不正確,安全附件起不到作用……“看到這些問題隱患我們也直冒冷汗,其實我們也很重視安全生產工作,這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但由于專業水平不夠,很多問題不是我們不想改,而是找不出、看不準,幸好有專家精確‘診斷’。”該企業負責人徐建光說。
專家把脈問診,政府對癥下藥。“我們不僅要讓企業知道有哪些問題、問題出在哪,還要幫助企業做好后續整改工作。”市工信局局長沙杰告訴記者,目前該局已將具有重大隱患且符合關停退出標準的21戶化工企業列入今年關停退出計劃,并已上報省化治辦;對尚未達到關停標準的企業,根據專家排查診斷問題清單制定“一企一策”整改方案,整改措施落實到具體項目,明確時間節點,確保限期完成。
責任編輯:吳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