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開放共贏,江蘇利用外資穩中提質
收官不平凡的2019,作為外資大省的江蘇,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上下同心,奮發作為,實現了高平臺上利用外資總體穩定、穩中提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利用外資規模保持全國領先,產業結構趨于優化,來源地保持穩定,區域布局協調發展,引資方式創新突破,經營狀況良性發展。
作為利用外資的實戰主體,全省13個設區市紛紛從實際出發,出實招,求實效,利用外資各展所長、亮點紛呈。
穩規模
新簽項目增資擴股并進
新形勢下,我省利用外資工作可圈可點。2019年1-11月,全省新設外資項目3005個,新增合同外資546.6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234.7億美元,三項指標同比都保持正增長。
2012-2018年,全省實際使用外資規?;颈3址€定,年均實際使用外資超過260億美元。近四年來,全省實際使用外資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
省內各區域利用外資協調發展,蘇南地區繼續擔當重任,規模、質量水平和新業態發展領跑全省,蘇中和蘇北地區奮起追趕,在全省外資大盤中占比提高。隨著蘇北五市進入高鐵時代,不斷完善的交通網絡,將助力蘇北蘇中地區進一步拓展利用外資空間。
截至目前,全省依據“外資三法”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超過12.7萬家,實際利用外資累計超過4700億美元,391家世界500強企業在蘇投資興業。
南京市努力做好“穩”“進”“好”三篇文章。2019年1-11月,新引進外資項目662個,增長16.5%;合同外資80.7億美元。新增實際外資36.8億美元,增長1.1%。累計引進境外世界500強投資項目215個,引進外資總部及功能性機構237家。
服務重大外資項目,該市主要領導協調解決規劃用地、供電保障、配套設施建設等問題??偼顿Y20億美元的LG化學新能源電池項目2019年9月投產,成為LG化學在全球最大、建設速度最快的單體項目。至此LG集團在該市投資10個項目,總投資超過53億美元。
制訂出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軟件和信息服務等地標產業政策,去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吸收外資24.1億美元,增長36.3%,占全市實際外資的65.6%。利用高校集聚優勢,大力發展“校友經濟”,注重引資與引技、引智、引進新業態、新模式相結合,加強對外資企業跟蹤服務,鼓勵引入境外VC、PE,導入全球高端創新要素。
積極發展跨國公司總部經濟,39家外資總部及功能性機構實際使用外資39.6億美元,占全市外資企業總量的10.2%。上年度完成銷售收入814.4億元、納稅總額35.1億元,分別占全市外資企業總量的12.4%、8.3%,吸納就業超過4.5萬人,占全市外資企業用工人數的12.4%。外資總部匯聚江蘇、扎根南京,持續提升規模和能級,有力推動了全市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
常州市瞄準大項目、著力大招商,連續6年開展重大項目主題年活動,去年成功舉辦“上海經貿合作活動周”等20多場境內外重點招商活動,全力招引重大外資項目。2019年1-11月,新增投資超億美元項目32個,同比增加8個,其中太陽誘電等8個項目總投資超5億美元;新增德國大眾汽車等4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實際利用外資22.02億美元,增長4.6%。97個項目實現增資,新增協議外資12.06億美元。
聚焦優化結構、產業升級,不斷加大以“十大產業鏈”為主體的制造業項目招引力度。2019年1—11月,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外資額占全市比重61.84%,提升8.48個百分點。十大產業鏈制造業項目新增協議外資、實際外資分別占全市制造業的84.3%、84.5%。制造業實際外資向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等領域集聚。新增萊尼電氣等3家省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
淮安市把總投資5000萬美元食用菌菌種生產項目作為引進的重大項目,實施全程幫辦、全心服務機制,實際建設進度比預期提前3個月。赴淮投資的荷蘭施爾豐生物科技的客商親眼目睹了項目建設的速度,更感受到了淮安服務項目的熱度和溫度。
去年,組織開展重特大項目攻堅年活動,掀起新一輪招引熱潮。全市新設總投資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51個,總投資1億美元以上項目15個;成功舉辦第十四屆臺商論壇,新簽約臺資項目41個,總投資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29個。前方招商成果捷報頻傳,后方服務保障堅強有力。在推進重特大項目建設上,該市實施“項目長”掛鉤服務機制,由市縣領導擔任項目長,為重大項目、重點企業提供幫辦服務,幫助企業縮短審批時長、節省投入成本。
連云港市堅持“周跟蹤、月通報、季督查、半年點評、年底過堂”,2019年1-11月,實際外資4.43億美元,協議外資20.8億美元,同比增長144.3%。新設項目投資總額53.4億美元,增長183.7%。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實際外資總額的60.4%,提升28.5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實際外資的79.2%,位居全省第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投資設立項目10個,實際外資1.17億美元。
新設項目投資規模大幅增長,總投資6億美元的連云港今裕創投資有限公司等一批產業層次高、投資體量大、發展前景好的項目,相繼投產運營或落地建設。
不斷創新利用外資方式,積極探索外資并購,新加坡KKR公司并購江蘇裕灌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成功案例,初步摸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利用外資之路。
調結構
戰略性新興產業受青睞
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外商投資企業成為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2-2018年,我省制造業年均實際使用外資140.6億美元,占全省外資總量比重為49.5%。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實際使用外資118億美元,占全省外資總量的42%,一批基地型、引領型重大外資項目進駐我省。
2019年1-11月,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117.2億美元,增長18%,占全省實際外資的49.9%。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外資143.8億美元,增長31.7%,占全省實際外資的61.3%,比2012年提高18.4個百分點。
服務業利用外資進一步拓展,去年1-11月服務業外資比重45.6%,較2012年底提高了14.3個百分點。
引資方式取得新突破。并購項目增幅顯著,去年1-11月,全省新增超過340個外資并購項目。增資擴股增勢明顯,去年1-11月,全省增資擴股項目1082個,增資合同外資176億美元,占全省合同外資總額的32.2%。新興業態發展迅速,截至2019年底,全省累計認定258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累計設立354家獨立法人外資研發中心。
蘇州市2019年1—11月,實際使用外資45.72億美元,同比增長4.3%。新設外資項目900個,新增注冊外資99.9億美元,增長1%。
截至2019年11月,已聚集1.7萬家外商投資企業,占中國大陸近1/10,累計使用外資超過1320億美元,僅次于上海和北京,位居中國大陸城市第三位。153家境外世界500強公司在該市投資400多個項目。
全市吸引外資呈現大項目引資見成效、存量企業頻增投資、引資結構持續優化、外資功能型企業增加等特色亮點。
2019年1-11月,全市476家外資企業新增注冊外資64.3億美元,占總額的64.4%。新增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外資24.3億美元,占全市總額的53.1%。新增服務業實際外資20.34億美元,占全市總額的44.4%。服務業新設項目644個,新增注冊外資53.4億美元,分別占全市總數的71.6%、53.4%?,F代服務業新設項目、注冊外資占服務業的比重分別達到39.6%、50.2%。同期,新引進和形成的具有地區總部特征或共享功能的外資企業29家。新增獲省認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功能性機構10余家。全市具有地區總部特征或共享服務功能的外資企業超過320家。
無錫市緊緊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力實施產業強市戰略,SK海力士二工廠、中環半導體材料、村田新能源鋰電池、阿斯利康中國物流中心及商業創新中心、藥明生物醫藥等一批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重大外資項目紛至沓來。其中SK海力士累計吸引外資186億美元左右,成為我省投資規模最大的外資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外資占比從2011年的不足40%增至70%以上。2019年1-11月,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外資24.5億美元,占全市實際外資76.5%,位列全省第一。
“產業基礎好、市場輻射能力強、政府服務到位是我們選擇無錫的主要原因。”落戶無錫的外商投資企業紛紛表示。正是良好的產業環境,讓SK集團將8寸芯片、中國銷售總部以及醫院項目不斷投資在無錫。博世汽車把48伏電池項目落在無錫后,還將陸續引進燃料電池、電機等動力總成系統核心產品。
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入手,該市抓重大外資項目引進,建立完善推進服務工作機制,打造產業發展優良營商環境,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泰州市多措并舉激發外商投資活力。2019年1-11月,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04家,實際外資11.25億美元;以制造業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外資占比63.58%,同比提升23.8個百分點。
出臺政策措施,鼓勵外資參與“1+5+1”產業體系建設,推動外國投資者擴大再投資。2019年前11個月,增資項目占實際外資的36.4%。新設的12個超億美元項目,除傳統制造業外,涉及供應鏈管理、新材料技術推廣服務、污水處理服務、醫療保健養老等領域。
增創大健康特色產業發展新優勢,泰州醫藥高新區內泰州邁博太科生物技術公司成功赴港上市??偼顿Y50.5億元的江蘇恒艾大健康服務產業園項目,致力打造國際化大健康產業基地,達產后年產值將超過100億元。
鹽城市積極復制上海自貿區經驗做法,大力推進中韓(鹽城)產業園建設,努力在重大產業、沿海發展、合作能級上求突破,對標一流國際園區,打造新型國際合作園區。
隨著中韓(鹽城)產業園的溢出效應和輻射效應持續放大,鹽城市利用韓資逐步回升向好。2019年1-11月,新設韓資項目和實際使用韓資分別同比增長37%和62.2%。
韓國三大跨國企業之一的知名集團在鹽城設立江蘇廉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總投資18億美元,繼東風悅達起亞之后,進一步拓寬了中韓(鹽城)產業園與世界500強韓企的合作渠道。
增效益
企業強身健體質態提升
多年來,在江蘇投資的外資企業總體健康、質態不斷提升。全省外商投資企業總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44693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57492億元,年平均增長率4.29%。盈利企業從2012年的14764家增至2018年的15947家。2018年,全省外商投資企業納稅超1千萬元企業3844家,比2012年增加579家。
外商投資在促進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對外貿易增長、國際收支穩定、擴大勞動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8年,全省外商投資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省比重9%,向服務領域集中趨勢明顯。有效帶動了技術創新,2012-2018年,外商投資企業的研發投入占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比重始終超過29%。
2012-2018年,外商投資企業創造了全省六成左右的進出口貿易,對國際收支平衡的貢獻接近四成。
徐州市圍繞裝備與智能制造等四大新興主導產業,大力實施“主攻歐美、深耕日韓、鞏固港臺”招商戰略,精準開展填空式、延伸式、增強式的產業鏈靶向招商,重點招商活動集中簽約228個項目,協議外資20.6億美元。
2019年1-11月,實際外資19.9億美元,同比增長7.48%,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占比61.47%,提高18.62個百分點。42家外資企業增資擴股,協議增資7.55億美元,已到賬2.07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加快投資布局,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利潤轉增2000萬美元,用于建設液壓挖掘機新產品測試基地和產能提升技術改造項目。該公司成為卡特彼勒公司全球超大型挖掘機的唯一制造基地。
宿遷市2019年1-11月實際外資同比增長61.76%,增速全省第一,分別高于全省、蘇北平均水平61.1和57.4個百分點。
積極創新探索,在實踐中形成招商組織專業化、招商項目高端化、招商方式精準化、招商機制常態化等特色。大力引進龍頭型、旗艦型、基地型項目,招引重大外資項目數創歷史新高,新設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20個,總投資24.7億美元,增長213.1%?,F代服務業使用外資占全市24.8%,戰略新興產業使用外資占全市64.1%。382家正常運轉的外資企業,進口、出口分別占本地進口、出口量的1/2和1/4,提供了近10萬個就業崗位。外資企業增資擴股、股權并購累計使用外資近2億美元,占全市的40%。
強服務
深化改革營商環境優化
近年來,我省不斷改善優化服務,高度重視營商環境改善,為利用外資規模領先全國提供了政策和制度支撐。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在全省推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抓住國家進一步放寬服務業、制造業、采礦業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的有利機遇,落實相關產業領域擴大開放政策舉措,進一步減少外資準入限制,增強外商投資環境的開放度、透明度、規范性。
積極完善外資政策體系和投資環境。我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先后出臺了《省政府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政策的意見》《省政府關于促進外資提質增效的若干意見》《關于推進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公平透明便利的、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全省各地區也進一步出臺各類促進外資發展政策,圍繞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市場化招商和定向招商。
高度重視各類國際高端人才引進工作,堅持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并舉,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加強落實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推進工作許可屬地辦理。對外國專家來華工作、入境許可、申請居留實行“一口受理”“一窗發放”。為外籍人才在江蘇生活提供居住、醫療、子女教育等便利化服務。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我省全面實施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積極主動對接上海等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深化外資管理體制改革。嚴格執行國家政策法規,確保政策法規執行的一致性。建立和完善外資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領導聯系服務制度,提供從項目招引、落地到企業經營的全過程服務。完善外商投資投訴和糾紛調解機制,切實解決企業實際問題。
堅持依法依規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完善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機制,整合行政執法力量,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體系,面向重點優勢產業建設知識產權保護平臺,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南通市制定出臺促進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市區兩級財政給予相關項目進口設備采購額補貼。通過建設人才公寓等滿足重特大項目高層次人才住房需求。對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功能性機構給予配套獎勵。制定實施省級以上開發園區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辦法,加大制造業引資的考核推進。出臺人才“三項新政”、產業轉型升級“24條”等舉措,增進外資企業“獲得感”。
修改完善市級外資高質量發展資金申報條件,減輕部分重大項目落地區級財政的補貼壓力,深入開展“服務企業百日行”活動,精準對接解決企業有關政策申報、許可經營、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收付匯等問題。
2019年1-11月,該市實際外資25.9億美元,同比增長4.25%,高于全省3.59個百分點,總量位居全省第四位。
鎮江市積極創新改革外資招引模式,更加重視制造業外資招引,實施重點外資項目幫辦機制。重新設計“三七”招引模式,多部門牽頭“新海陸空”等七大產業。當年新簽約外資項目超過30個,總投資60億元的花聯網項目首筆資金近期有望到位。
在多個部門共同服務下,百億級金東高檔纖維基材料智能制造項目順利簽約。北汽麥格納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成立,外資當年到位,首臺樣車下線。
為緩解產業項目資金需求,市商務局會同相關部門,舉辦5場項目和銀行對接會,發布了400多個項目的融資需求,促進項目融資30多億元,30%投向外資企業(項目)。
揚州市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頭版頭條”,實施“三招三引”計劃,開展“名城揚州攜手世界名企”等大型招商活動13場,舉辦招商推介活動200多次,新簽約項目783個;新落戶世界500強及跨國公司項目6個、重大外資并購項目3個;新設立外商投資項目134個,增長12.6%,到賬外資增幅全省第二。
連續6年出臺服務企業的“2號文件”,深化“3550”改革,降低企業制度性、政務性成本。實施“負面清單”管理、“代辦領辦”、“市領導掛鉤聯系項目”機制,外商投資發展環境不斷優化,集聚德國賽夫華蘭德、芬蘭瑞特格、法國圣戈班等一批歐美項目,促成李爾汽車零部件項目增資擴能。推動通快并購金方圓后,去年實現開票銷售5.45億元,稅收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責任編輯:吳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