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用“鄉音”傳“黨音” | 南通如東這個板凳宣講隊田頭宣講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金秋時節,南通市如東縣大豫鎮一門閘村皇菊基地,數十畝菊花競相綻放,香飄四野。11月20日下午, 20名花農正在田間采摘金絲皇菊。
“大伯大嬸們,大家休息一會兒,我們來和大家講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大豫鎮宣傳委員張桂霞帶領鎮板凳宣講小分隊來到花田間。大伙兒聞聲把手中的農活放下圍攏過來,聽張桂霞用大家都聽得懂的“土話”講四中全會的精神。
這幾天,大豫鎮遍布全鎮的400多個“板凳宣講點”成為學習宣傳四中全會的主要陣地。鎮板凳宣講隊員把四中全會報告中提出的“中國之治”目標,轉化成群眾喜愛聽、聽得懂、聽得進的“大白話”,向農民們講解。
走進一門閘村皇菊基地進行宣講的是鎮、村5名宣講員。“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對我們農民來說是一個福音,確立了我們農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一門閘村黨總支書記黃浩新拉開了話匣子。一門閘村是農業大村,近幾年來,全村大棚設施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種植西蘭花、萵筍、辣椒等經濟作物。前年,村里引進金絲皇菊這一項目,建起了金絲皇菊種植基地。今年,一朵經過加工后的皇菊能賣到2.8元,每畝收入2萬多元,這讓種植戶們樂開了花。
“現在菊花茶網銷剛剛起步,需要政府助力擴大線上銷售。”花農張明說。“產品靠包裝,首先幫助村里設計吸引消費者的包裝,培訓網銷員,打通微信、網站銷售渠道,推動鄉村振興。”鎮宣講員錢雪倩說。
田野上,金絲皇菊竟相盛開,微風中,小板凳宣講隊的紅旗高高飄揚。現場不時傳來陣陣爽朗的笑聲,氣氛輕松而和諧。 “今天宣講通俗易懂,給我們這方面的學習資料,讓我們回家講給他們聽聽。” 村民李海霞問道。“有的有的,今天我們特地準備了四中全會相關學習資料,現在發給你們。”板凳宣講隊員把隨身攜帶的粉紅色學習資料分發給大家。
村民季杰是一個60多歲的老黨員,因為文化水平有限,過去對一些國家政策一知半解。通過當天的宣講,對四中全會提出的兩個維護和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理解,對未來的美好生活更有信心了。
大豫鎮創辦小板凳宣講隊已有6個年頭了。全鎮150多名宣講員每季度把“三農”、教育、醫療、脫貧攻堅等農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內容分成小題目,定期用大家都聽得懂的“土話”講給群眾聽,談形勢政策、說變化成就,用“鄉音”傳“黨音”。 讓農民群眾在政策上解“渴”,在思想上解“惑”。”
通訊員 包玉龍 記者 楊新明
責任編輯:吳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