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蘇州吳江“減稅降費”政策再發力:賦能民企發展 走上轉型突圍創新發展道路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國內5G建設如火如荼,5G產業正迎來一個高速發展期。在吳江,一家集光纖光纜、光棒、各類光器件和光接入設備研發生產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早已著手實施5G產業布局。這便是成立于1991年的亨通集團。面對萬億級的5G藍海市場,亨通5G 產業布局正在悄然提速,新一輪減稅降費政策無疑為亨通集團的持續突圍增添了強大動力。
“上億”級別減稅規模
助5G制造逆勢突圍
作為全球光纖通信前3強,亨通在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1019億元,同比增長30.6%,邁上千億級新臺階。
亨通集團財務總監江樺介紹,2018年,亨通研發費加計扣除比例提高,新增企業所得稅減稅7500萬元,特定行業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僅此一項,亨通集團就收到增值稅留抵退稅8700萬元。2019年新一輪減稅降費政策落地,僅4-6月就享受增值稅減稅紅利近7300萬元。
“創新永無止境、創業永不停歇”,秉持著這樣的發展理念,亨通將“上億級”的減稅紅包持續投入到技術研發。面對撲面而來的5G機遇,亨通提早行動,在技術上持續突破:太赫茲、硅光子、量子技術等方面正在搶先布局,5G新一代光纖預制棒有效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的瓶頸,填補了國內空白。2019年,亨通量子保密通信技術還榮獲國際電信聯盟“信息社會世界巔峰”C5類別最高獎項。
減稅效應疊加發力
傳統制造轉型升級
除了亨通集團,在吳江,還有一批獨具特色的地標企業。
依據最新排名,今年7月,恒力集團已躍升至世界500強第181位,較去年提升了54位。
從一匹布到一滴油,從一滴油到一根絲,恒力集團布局全產業鏈,在創新之路上越做越強,逐漸成長為世界500強“化纖航母”,2018年恒力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717億元。
而江蘇恒力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恒力集團的核心子公司,其深耕核心技術、加大研發投入,產品技術不斷更新換代,由該公司生產的“恒遠”牌滌綸長絲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品牌”。在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的助力下,2018年恒力化纖長絲三項新產品通過省級鑒定,扎扎實實地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升級轉變。
“化纖行業競爭激烈,規模企業之間的市場爭奪,主要拼產品更新和質量提升。化纖產品淘汰快,倒逼了企業要不斷更新產品,而要推出新產品,就必須加大研發投入。科研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越投入,嘗到的甜頭就越多。”恒力化纖財務總監康云秋表示,2018年恒力化纖因增值稅稅率下降,直接減稅740萬元,今年預計因增值稅稅率下降減稅約2500萬元。近三年來恒力化纖研發項目加計扣除金額達到22226萬元,僅此一項,就減免了3000多萬元企業所得稅。作為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平均每年減稅更是超過1億元。這些稅收優惠省下的“真金白銀”將被進一步投入到“工業絲”項目的升級換代,迎來企業發展路上的更高飛躍。
不斷創新服務舉措
辦稅成本一低再低
政策紅利要切實惠及企業還得看落實。
為助力減稅降費政策在制造業落地生根,吳江稅務部門不斷創新服務舉措,讓更多企業從直觀感受上體驗減稅降費帶來的實實在在紅利。
為降低企業辦稅成本,126項稅務事項中110項已實現“全程網上辦”,16項為“最多跑一次”,其中97.6%的發票領購事項可以通過網上申請郵遞到戶或自助領購完成。對接“3550”不見面審批要求,為新辦企業提供套餐服務,從收到工商登記信息到可以領購發票,僅需2個小時。
同時,在辦稅服務廳開設個稅、減稅降費等專窗,設立減稅降費輔導區、增設導稅專員,分流窗口壓力,各稅務窗口在辦稅高峰期統一推出預約辦理、延時辦理等服務措施,為需要上門辦稅的納稅人提供最大便利。
為確保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普遍所知、普遍所用,吳江稅務部門以“線上+線下”“傳統+創新”“點面+專項”開展多渠道撒網式宣傳輔導。通過海報、橫幅,利用網站、微信公眾號、網絡直播等線上宣傳新手段發布推送、宣傳輔導最新改革內容;發揮面對面宣傳優勢,組織減稅降費政策宣傳進企業、進社區、進協會、進商場、進校園,“點對點”宣傳、“手把手”指導,持續、全方位地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系列宣傳,確保減稅降費政策紅利百分百釋放到位。(蘇報駐吳江首席記者 王英 蘇報通訊員 李倢)
責任編輯:值班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