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淮安:更大力度補短板 只爭朝夕抓落實 項目置換激活力
日前,在淮安施塔德電梯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自動化機械手正在按照既定程序快速工作,一張張鋼板在操作臺上自動完成交換、電焊、組裝,工人們也正在對組裝好的部件進行檢查。
“在這僅剩的一個多月里,我們將制定詳細戰略目標、加足馬力、抓緊生產、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及激勵機制,在確保生產質量的情況下,完成銷售、發貨1500臺的目標,努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公司副總經理劉建軍告訴記者,自從實施以“機器換人”為核心的現代化技術改造以來,公司每年都在自動化生產上加大投入,已陸續新上了全自動鈑金生產線、全自動噴涂、全自動直套焊接系統等智能化電梯生產線,如今生產效率提高了約15倍。面對新一年的到來,施塔德電梯信心滿懷,通過繼續深化提質增效,狠抓生產管理,全力奪取一季度開門紅。
今年以來,淮安市淮安區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堅持以創新轉型為抓手,圍繞食品、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鼓勵企業技術改造、科技賦能,引導傳統產業提高附加值,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啟動工業經濟趕超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每年置換劣質項目不少于10個,優化存量土地不少于400畝。截至目前,已盤活項目17個,盤活存量土地741畝。
存量入股——停滯企業復蘇
2月13日,記者走進曾經的希爾蓋電子生產車間,立刻被火熱的生產場景吸引了。年初,這里還是“不聞機器聲,惟聞人嘆息”的“停滯企業”。
“停產半停產狀態持續了兩年多,如今又聽到機器運轉的聲音,打心眼里開心。”李成是這家電子廠的老員工,兩年前離廠后打零工謀生,1月份,他聽說老廠區引進新主人,立刻回廠應聘。2月份,他已正式上崗。
“原公司以存量入股,新公司以設備入股,在原有土地廠房上,新進生產設備100多臺(套),用于汽車發動機速度傳感器生產,去年12月份竣工以來,已實現開票銷售一百多萬。”項目幫辦人介紹,該產品年生產能力達到3000萬件。預計實現年開票銷售7000萬元,入庫稅收150萬元。
淮安區通過鼓勵急需增量資源的高成長性企業對資源閑置企業進行兼并重組,推動“停滯企業”復蘇,進而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目前,已有7戶“停滯企業”以存量入股的方式實現“重生”。
只爭朝夕——騰出發展空間
2月11日,江蘇力傲包裝材料項目建設工地上,機器轟鳴作業,施工人員有序忙碌,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這里以前是凱達纖維項目,建了6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和2000平方米的綜合樓后就處于停工狀態。”該區經濟開發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年初,招商人員在上海招商時了解到,上海浦東新區建設,要求部分企業搬出,力傲包裝項目正在尋找新的生產基地。
“淮安區既有原料紙生產企業,物流產業發展也較為成熟,正是理想的投資地。而且招商人員告訴我們,推薦的投資地塊上,有現成的廠房和辦公用房,我們可以減少前期資金投入、縮短建設周期,盡快投產。”力傲包裝負責人喜不自禁,決定投資投資1.2億元,上馬年產5000平方米高端瓦楞紙箱板生產項目。
騰出了新發展空間,新項目紛紛前來洽談。招商過程中,淮安區注重補鏈、強鏈項目的招引,“兩高一新”企業的招引,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鼓足了后勁。”目前,投資11億元的新興移山物流裝備項目已經開工,正在進行廠房改造和堆場建設,全部投產后,可實現年開票銷售25億元,年實現稅收不低于1億元。
優先置換——優質企業擴能
江蘇仁壽藥業有限公司是淮安區新醫藥產業的龍頭企業,自“新生化顆粒”被列為國家級“新生化顆粒標準化建設”項目以來,公司建起了自己的中藥材基地,從源頭嚴控產品質量。
“我們急需建設一個前處理車間,將中藥材加工成飲片,再從飲片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藥品。而仁壽藥業的空間利用早已飽和,難以施展拳腳。”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初,成功置換了一墻之隔的10.97畝土地后,企業拓展了發展空間。目前,前處理車間已開始建設,與加拿大上市公司博美迪克合作的PBI系列藥物也將在此研發、投產。為避免簡單替換、“二次重復”,淮安區對優質企業周邊的劣質項目進行盤點,實行優先置換,安排給優質企業增資擴能,或連片建設該產業的園區。
過去的一年,淮安區積極探索轉型升級的方法路徑,不斷強化產業引導能力,全力推動企業提質增效。全區全年工業制造業設備投入突破10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應稅開票銷售236億元,全部工業入庫稅金13.7億元,工業用電量15.67億度,工業經濟各項主要指標絕對值和增幅均位于全市前列。2019年,淮安區將繼續堅持項目建設為第一抓手,圍繞服務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大力培育“兩化融合”示范試點,通過強力的政策引導催生更多工業經濟加速轉型的爆發點,為譜寫新時代崛起江淮精彩篇章作出貢獻。(李明悅)
責任編輯:值班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