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鎮江京口:教體融合,打造冠軍搖籃
金山網訊 ?近日,京口區出臺《教體融合工作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學校體育事業向縱深發展。據了解,京口為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體育后備人才不斷涌現,建立“資源共享、責任共擔、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教體融合新機制,教體融合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績:該區在我市率先榮獲“江蘇省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先進區”稱號,八叉巷小學的乒乓球、京口中學的手球、江科大附小的排球、京口實小的藝術體操、學府路小學的武術以及江濱實小的足球等競賽成績一直位居全市前列。目前,全區16所中小學中,有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特色學?!?個、省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1個、省市級體育傳統學校10所,有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6個,省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2個,“市隊校辦”項目3個,形成了“一校一品”的喜人局面。
小小銀球啟迪人生。八叉巷小學,享譽全國的乒乓傳統名校,學校上世紀60年代初(1963年),從一塊門板起家開創了乒乓球運動,至今從未間斷過。學校秉承“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培養興趣、掌握特長”的宗旨,全面發展,重點培養,為國家乒乓球隊、省級體工隊、省級體校和高等院校以及社會各行業培養輸送了乒乓人才近千名。該校已培養輸送了鄔娜、秦志戩、范瑛三位世界冠軍。中國乒壇名將徐寅生、張燮林等盛贊八小為冠軍的搖籃。
人人會排球,運動伴我行。江科大附小是省排球協會小學分會會長單位,有國家級排球俱樂部,每年都承辦或參加“江蘇省小學排球夏令營”比賽,7次榮獲冠軍。該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確定各年級不同層次的排球校本課程訓練內容和課程目標。在每年的體育節上,各年級開展排球基本功比賽,高年級舉行排球聯誼賽。原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原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到校視察時,對學校的排球特色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市隊校辦”培植品牌。作為我市首批“市隊校辦”定點學校,手球現已成為京口中學體育發展的品牌。學校手球隊先后獲得了“江蘇省十六屆運動會青少部手球比賽男子甲組冠軍、乙組亞軍”、“江蘇省十六屆運動會集體三等功”,“2014年全國中學生手球比賽第二名”的好成績,被授予“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稱號。
小棋盤大舞臺。在紅旗小學,人人有棋、班班結社,棋社間的活動異彩紛呈。學校舉辦的江蘇省“紅旗杯”棋類公開賽,自2004年開始已成功舉辦10屆,組織學生參加省、全國的各類比賽百余次,培養了一批高水平運動員,如國際特級大師李若凡,國家棋協大師安志瀟?,F四年級學生張瀟將代表中國參加迪拜國際棋賽。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棋類特色實驗學校”、“全國棋類教學實驗基地”、“江蘇省體育傳統項目”等稱號。
在乒乓、排球、手球、棋類等傳統項目人才輩出、嶄露頭角的同時,羽毛球傳統項目學校中山路小學也培養出世界冠軍朱峰、薛嵩以及一大批省級、國家級高水平羽毛球運動員。(金曉秋 梅永生 方良龍)
責任編輯:耿業宏